版画、布艺画、海报;可持续智能交通工具设计、能够翻译婴儿哭声的婴儿语音助手;瓷器、锡制茶具、和田玉首饰;酒店设计、园林设计……在6月1日开幕的湖北工业大学第四届设计艺术节上,学生们的1232件作品,涵盖传统文化、医疗、农业、环保、建筑、游戏、美妆等多个行业,创意十足、极具美感的展品赢得参观者连连赞叹。
书籍和三星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三星堆概念书籍将书籍的内页折叠,呈现了戴冠纵目面具、盘辫青铜人像、青铜跪坐人像等多个三星堆青铜人像的模样,连表情和神态都各异。在此次设计艺术展上,这样天马行空的创意非常多。
更多的作品则运用科技手段,呈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十二生肖系列球鞋设计,除了将十二生肖图案融合在一起,更巧妙的则是其展示方式:作品打造了一款灯光交互展示平台,当放着鞋子的平台开始旋转,鞋子周围的3D打印台边在灯光和旋转的作用下,显示出奔跑的动物图案。当鞋子被拿起时,鞋面上的灯光随之变化,显示出完成的生肖图腾。
科技与设计的结合,也催生了更多交互性强的产品。踩在梅花桩上,屏幕上的小人随之前进,并且两边的风景会因走的线路不同而变换。“探路”蹦蹦是一款面向儿童的社区交互装置,运用了红外感应、投影艺术、数字技术等。工业设计学院的李沁怡说,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个装置,更了解和热爱祖国,所以选择了丝绸之路等线路。“为何梅花桩下面要安弹簧?”面对记者的问题,李沁怡说“是为了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路走来的不易,让孩子们体会更深。”
“他的脸、眼睛、鼻子都是用矿泉水瓶和可乐瓶做成的。”艺术设计学院的余雪指着一个三星堆青铜文化面具说。她的展出作品《三星堆环境概念设计》满含环保概念,所用原料皆为废弃的塑料瓶,并通过人工切割、剪裁、组合、喷漆,打造成为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形状。
而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吴臻颖提出以低碳环保材料建设体育馆,外立面选择反射隔热的可调节双层表皮,既能够防止眩光,又促进通风。同时在地下设置储水区用来收集雨水,场地内设置风光互补路灯,利用自然风跟太阳能储备在蓄电池中使用,尽可能使用低碳环保策略。
项圈、项链、手环、耳坠、发簪、胸针,这些和田玉雕刻饰品在展览现场,就被订购部分。这十余件玉雕首饰是张卓雅、李念文、拓跋兰君的作品,以梅花、玉兰花、荷花等花卉为雕刻主题。“我们还想让传统玉饰更有现代感。”李念文介绍,为了提升作品的艺术性,三人选择使用具有冷冽感与都市感的银饰作为搭配,达到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在现场,这样的成熟产品不少,包括镜子、盲盒、帆布袋等。
工业设计学院的学生万乐设计了一个外科手术医生站姿辅助器。他说,这个机器具有轻量化、无线化、不需要充电的优势,机器通过大面积的低碳合金外壳固定住腹部、臀部、脚踝跟膝盖,将双腿站立的压力平均分布给其他部位,不仅能让医生在操作手术时自由活动,还能应对长时间站立引起的静脉曲张和肌肉骨骼损伤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