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ba火狐体育登录首页: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的信息
发布时间: 2024-12-22 01:40:24 来源:火狐体育靠谱吗 作者:火狐体育投注靠谱不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芯片缺货的影响,导致部分消费类终端品牌出货量减少,进而影响上游元器件供应厂商的出货,并且公司主力产品MEMS声学传感器的行业整体产能充足,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使得公司遇到产业链传导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阻力。同时,受制于公司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和主力产品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

  此外,由于公司产能扩张、客户突破、新产品研发处于投入阶段,相关投入效益尚未在当期体现以及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了较大的股份支付费用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本报告期内净利润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大客户开拓的风险: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即重点突破手机等主流消费电子行业排名前列的知名客户,进入其准入供应商名单并不断开拓其项目资源,提升在高端客户的出货规模和市场份额。

  鉴于品牌客户的验证导入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先由外围IOT产品开始进行合作,随后通过ODM端产品进行出货,在积累了一定的出货量并有了可靠的质量数据之后,再向品牌客户进行小批量出货导入,最终进入其直供体系形成批量出货。目前公司主要处在通过ODM端向品牌客户出货的阶段。因此,如在验证导入过程中因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大客户开拓出现进度不及预期或者无法最终导入的风险。

  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5月5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2】0069号)(以下简称“问询函”)。接到问询函后,公司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问询函提出的有关问题逐项进行了认真的核查落实,现就函件相关问题回复如下:

  年报显示,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35,175.81万元,同比增长6.57%,主要系公司继续保持和增加在MEMS声学传感器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对MEMS压力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力度和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在该两个市场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同时,本期境外市场销售额为3,965.36万元,同比增长56.39%。请公司:(1)补充披露各项产品分应用领域的收入构成,与上年同期的情况对比,并结合各项产品销量、价格情况,说明销售额变动的具体原因;(2)补充披露本期境外市场销售涉及的主要产品、销售地区和销售金额。

  (一)补充披露各项产品分应用领域的收入构成,与上年同期的情况对比,并结合各项产品销量、价格情况,说明销售额变动的具体原因

  MEMS声学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为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2021年在上述应用领域收入占相应产品收入比例分别为34.11%、30.13%和26.62%。与2020年相比,应用领域结构变化较小,手机领域收入变动较小,智能家居领域的收入减少了982.63万元,降幅11.39%;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涨幅较大,收入增加1,216.57万元,涨幅16.36%。

  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为可穿戴设备和手机平板,2021年在上述应用领域收入占相应产品收入比例分别为89.65%和10.35%。与2020年相比,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的收入大幅增加,取代手机平板成为MEMS惯性传感器的主要收入来源。

  MEMS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为医疗和汽车,2021年在上述应用领域收入占相应产品收入比例分别为57.71%和24.98%。与2020年相比,应用领域结构变化较小,MEMS惯性传感器在各应用领域的收入均有所上涨。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MEMS传感器销量增长,MEMS传感器收入较上期增长5.99%,销售量增长14.05%,销售单价下降7.06%。其中:

  MEMS声学传感器本期销售收入较上期下降1.31%,销售量增长8.87%,销售单价下降9.35%。MEMS声学传感器产品处于成熟期,销售单价下降主要系行业整体产能充足,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价格竞争较为激烈;销售量增长主要系可穿戴设备领域产品愈发成熟,销量增加。

  MEMS惯性传感器本期销售收入较上期增长104.93%,销量增长120.80%,单价下降7.19%。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处于成长期,销售单价下降主要系本期应用领域结构的变化,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的收入大幅增加,取代手机平板成为MEMS惯性传感器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可穿戴设备的销售单价略低于手机平板的单价。

  MEMS压力传感器本期销售收入较上期增长48.73%,销售量增长47.71%,销售单价上涨0.69%。MEMS压力传感器产品处于成长期,所有应用领域销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应用领域前景良好,产品单价略有上升。

  本期境外市场销售涉及的产品为MEMS声学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其中MEMS声学传感器主要销售地区为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外销收入分别为1,922.84万元和749.45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48.49%和18.90%;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销售地区为港台地区,外销收入为1,189.21万元,占比29.99%。

  (1)访谈公司销售负责人与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销售地区、产品市场行情等基本情况,了解客户销售收入变动的原因;

  (2)获取并查阅公司2020年、2021年销售明细表,统计主要产品、产品应用领域、销售地区的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等销售情况,分析各期主要产品销售金额变动,平均销售单价和销售量变动情况。

  (3)外销涉及的主要产品为MEMS声学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销售地区为港台地区和新加坡,2021年度外销收入总计3,965.36万元。

  (1)访谈公司销售负责人与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销售地区、产品市场行情等基本情况,了解客户销售收入变动的原因;

  (2)获取并查阅公司2020年、2021年销售明细表,统计主要产品、产品应用领域、销售地区的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等销售情况,分析各期主要产品销售金额变动,平均销售单价和销售量变动情况。

  (3)外销涉及的主要产品为MEMS声学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销售地区为港台地区和新加坡,2021年度外销收入总计3,965.36万元。

  年报显示,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35,175.81万元,同比增长6.57%;归母净利润1,242.40万元,同比下降70.16%;扣非归母净利润-197.19万元,同比下降105.54%。近三年来,公司净利润连续下滑。公司年报称,业绩下滑主要是受股份支付的影响。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399.70万元,同比下降15.82%;归母净利润-265.43万元,同比下降161.15%;扣非归母净利润-314.10万元,同比下降198.99%。请公司:(1)剔除股份支付的影响,说明2021年度、2022年一季度业绩变动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并结合同行业公司经营及业绩表现,说明与行业整体趋势是否存在较大差异;(2)结合具体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客户拓展等因素,分析是否存在业绩继续下滑的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风险并说明公司将采取何种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一)剔除股份支付的影响,说明2021年度、2022年一季度业绩变动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并结合同行业公司经营及业绩表现,说明与行业整体趋势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5,175.81万元,较2020年度增长6.57%;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4.97%,与2020年度基本持平;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归母净利润为4,418.17万元,较2020年度减少5.16万元,主要原因系:2021年度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研发费用为6,530.59万元,较2020年度增加2,326.25万元。一方面,公司不断壮大研发团队,研发人员数量较2020年大幅上升,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较2020年增加1,463.12万元;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展MEMS声学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等主要产品领域的研发工作,同时在压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热电堆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光学传感器、压电超声换能器和扬声器等新技术和产品领域进行布局,研发活动的直接支出也有所上升。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399.70万元,较2021年一季度下降15.82%;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32%,较2021年一季度下降5.79个百分点;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归母净利润为102.20万元,较2021年一季度减少1,111.04万元,主要原因系:(1)2022年一季度,受到疫情持续反弹、新产品升级幅度小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整体较为低迷,根据IDC的数据统计,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较2021年一季度下降14.1%,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5.1%,从而影响了对上游电子元器件的需求;(2)公司MEMS声学传感器等产品行业竞争加剧,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使得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而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与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上述因素使得公司2022年一季度毛利较2021年同期减少944.68万元;(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一季度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研发费用较2021年同期增加404.70万元。

  2021年度与2022年一季度,国内外从事MEMS麦克风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瑞声科技、共达电声和楼氏等,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等主要业绩指标的情况如下:

  2022年一季度,瑞声科技MEMS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1%,毛利率由16.7%下降至14.1%,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60%;共达电声营业收入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22%;楼氏营业收入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同比上升,但楼氏除声学业务外还包括精密设备等其他业务,声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67%,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6.97%。

  2021年度,瑞声科技MEMS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4%,毛利率由17.5%下降至15.1%,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64%,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MEMS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1%,毛利率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共达电声营业收入较2020年度下降20.62%,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楼氏营业收入较2020年度上升13.58%,由于2020年度净利润基数较低,2021年度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同行业上市公司除MEMS业务外均还从事其他业务,因此整体经营业绩变动情况与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与瑞声科技MEMS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变动趋势较为可比。

  2021年三季度以来,受到疫情持续反弹、新产品升级幅度小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整体较为低迷,根据IDC的数据统计,2021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4.7%、3.5%和14.1%。国内从事MEMS相关业务或下游主要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赛微电子、汇顶科技、博通集成、恒玄科技等2021年度或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营业绩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二)结合具体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客户拓展等因素,分析是否存在业绩继续下滑的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风险并说明公司将采取何种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芯片缺货的影响,导致部分消费类终端品牌出货量减少,进而影响上游元器件供应厂商的出货。此外,受益于公司在MEMS全生产环节多年的技术研发与全产业链国产化多年的探索,包括帮助中芯国际、华润上华和华天科技等国内半导体制造厂商导入专业的MEMS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工艺,使得国内MEMS晶圆制造与封装生产体系逐渐成熟完善,从而为国内MEMS芯片设计企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进而降低了MEMS行业的进入门槛,使得公司主力产品MEMS声学传感器在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使得公司遇到产业链传导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阻力,公司的销售收入的增速开始放缓。在2022年一季度,随着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并叠加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此外,由于公司产能扩张、客户突破、新产品研发处于投入阶段,相关投入效益尚未在当期体现以及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了较大的股份支付费用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净利润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鉴于此,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一方面,适时调整优化自身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力度,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线,虽然从短期来看,目前公司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和主力产品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贡献有限,但是公司整体的产品结构逐渐趋于优化,公司的MEMS声学传感器的销售比重呈下降趋势,MEMS压力传感器和MEMS惯性传感器的销售规模和销售比重呈上升趋势,2021年,公司MEMS压力传感器产品毛利率为44.47%,保持着较好的盈利能力,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毛利率为29.10%,较2020年大幅上升。上述产品收入的大幅上升为公司增加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从长远来看,公司在应对行业整体需求风险以及季节性波动风险的能力在不断加强。

  一方面,公司坚定不移的落实“大客户战略”,为此公司高度重视,积极动用各方资源配合大客户的需求,无论是从产业硬件设施的配套,比如公司建立自己的封测厂,还是从研发资源的配套,比如公司研发人员的大规模扩充以及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以及市场推广团队的构建等等,都在为落实“大客户战略”服务,目前也已经取得比较积极的进展,因此,从长远来看,突破品牌客户有助于实现公司未来收入快速稳定增长的可靠保证,同时使公司应对行业竞争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

  一方面,公司致力于通过全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提高自身行业竞争的壁垒;横向来看,公司通过寻求行业内优质的并购标的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拓宽公司的业务渠道;纵向来看,公司通过自建封装测试厂以及与园区国资合作投资产业基金并设立中试线的方式,实现整个MEMS上下游产业链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全国产化供应链体系的地位,因此,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公司更好的应对行业竞争的风险。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新产品的开发,努力寻求新的收入增长点,公司的电子烟、骨传导、压感、高度计传感器等新产品均取得了比较不错的进展,虽然从目前来看,新产品尚未起量,但是将会对未来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虽然短期内,公司出现了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但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

  对于业绩下滑的风险,公司已在2021年年度报告的“风险因素”中的“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部分进行了披露:

  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芯片缺货的影响,导致部分消费类终端品牌出货量减少,进而影响上游元器件供应厂商的出货,并且公司主力产品MEMS声学传感器的行业整体产能充足,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使得公司遇到产业链传导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阻力。同时,受制于公司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和主力产品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

  此外,由于公司产能扩张、客户突破、新产品研发处于投入阶段,相关投入效益尚未在当期体现以及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了较大的股份支付费用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本报告期内净利润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1)复核和重新计算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之后的2022年一季度及同期、2021年度及同期的各项财务业绩情况;

  (2)分析2022年一季度及同期、2021年度及同期各项财务数据的变动原因,同时向财务部、管理层询问公司业绩变动的具体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3)查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公开信息,核查其经营业绩变动情况,并与公司进行对比,核实公司经营业绩变动是否与行业整体趋势存在重大差异;

  (5)结合公司销售清单统计和分析具体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客户拓展等情况,同时结合行业上下游调研报告以及访谈公司经营层,了解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变化情况。

  (1)剔除股份支付影响,2021年业绩相比2020年度不存在重大变化,利润水平下降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所致,2022年一季度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增量减少,且公司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和主力产品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相比2021年一季度有所下滑;

  (3)公司已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对业绩下滑的风险进行了提示,若消费电子行业增速放缓、芯片缺货、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不能较快逆转,且新产品不能较快形成规模收入,公司业绩存在继续下滑的风险。

  (1)复核和重新计算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之后的2022年一季度及同期、2021年度及同期的各项财务业绩情况;

  (2)分析2022年一季度及同期、2021年度及同期各项财务数据的变动原因,同时向财务部、管理层询问公司业绩变动的具体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3)查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公开信息,核查其经营业绩变动情况,并与公司进行对比,核实公司经营业绩变动是否与行业整体趋势存在重大差异;

  (5)结合公司销售清单统计和分析具体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客户拓展等情况,同时结合行业上下游调研报告以及访谈公司经营层,了解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变化情况。

  (1)剔除股份支付影响,2021年业绩相比2020年度不存在重大变化,利润水平下降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所致,2022年一季度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增量减少,且公司新产品尚处于起量期,暂未和主力产品声学传感器形成组合竞争优势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相比2021年一季度有所下滑;

  (3)公司已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对业绩下滑的风险进行了提示,若消费电子行业增速放缓、芯片缺货、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不能较快逆转,且新产品不能较快形成规模收入,公司业绩存在继续下滑的风险。

  年报显示,上市以来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报告期内公司的大客户开拓进展顺利,而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却呈下降趋势。请公司:(1)补充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类型、销售内容、销售金额、信用政策、截至期末应收款项以及目前回款情况;如为经销客户,列示主要终端客户名称及销售内容、销售金额;(2)结合客户集中度变化、终端客户销售情况,说明“大客户开拓进展顺利”的判断依据;(3)补充披露公司在电子烟气体流量、压感、骨传导、高度计传感器等新产品及汽车、工控等新应用领域的具体客户拓展情况。

  (一)补充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类型、销售内容、销售金额、信用政策、截至期末应收款项以及目前回款情况;如为经销客户,列示主要终端客户名称及销售内容、销售金额

  前五大客户中4名为经销商,销售产品主要为MEMS声学传感器,信用政策基本为款到发货,期末基本无应收账款余额;直销客户销售产品为MEMS声学传感器,信用政策为月结60天,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截至2022年5月10日已全部收到。

  前五大客户中经销客户所涉及主要终端客户包括传音、小米等消费电子制造厂商以及乐心医疗等医疗健康设备厂商。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2019年经销模式的收入占比为85.12%,2020年和2021年,公司在现有的以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下,逐渐提高直销客户的销售规模,在经销模式销售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公司直销客户的销售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结构与应用领域受下游市场和客户需求影响有所调整和变化,MEMS压力传感器与惯性传感器收入快速增长,声学传感器中快速增长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客户较为分散,使得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即重点突破手机等主流消费电子行业排名前列的知名客户,进入其准入供应商名单并不断开拓其项目资源,提升在高端客户的出货规模和市场份额。品牌客户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主要分为“ODM”和“自研”两种模式,ODM模式中品牌客户会将一部分产品委托给外部的ODM厂商进行设计、生产,在确定价格后,由ODM厂商自行进行设计和组装生产,其中,产品零部件供应商由品牌客户和ODM厂商共同决定。公司目前主要也是通过ODM模式获取品牌客户的市场份额,通过公司多年的市场布局以及长久以来与ODM厂商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公司目前已在ODM头部厂商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21年度,公司ODM端的客户开拓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已经有一家国内顶尖的ODM厂商进入公司的前五大客户行列,公司也是通过该ODM厂商向国内外品牌客户进行出货,对比上市之前实现了积极的突破。

  除此之外,品牌客户也会将高端的自研项目直接由自己进行生产,这也是公司“大客户”战略的重点突破方向,公司也在力争通过与品牌客户在ODM端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推进与品牌客户的直接合作,进入其供应链体系。

  鉴于品牌客户的验证导入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先由外围IOT产品开始进行合作,随后通过ODM端产品进行出货,在积累了一定的出货量并有了可靠的质量数据之后,再向品牌客户进行小批量出货导入,最终进入其直供体系形成批量出货。

  综上所述,结合公司与品牌客户通过ODM端直接进行项目合作以及直接与品牌客户进行合作的情况来看,公司的大客户开拓进展符合公司的预期。

  (三)补充披露公司在电子烟气体流量、压感、骨传导、高度计传感器等新产品及汽车、工控等新应用领域的具体客户拓展情况

  (1)访谈公司销售负责人与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主要销售模式及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等基本情况,了解公司“大客户”战略的具体拓展情况、新客户与新领域的具体客户拓展情况;

  (2)获取并查阅公司2021年销售明细表,统计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终端客户、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收入情况;

  (3)获取并查阅公司2021年及期后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往来账、明细账及银行流水,统计并核实主要客户期末应收账款情况、期末回款情况。

  (1)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类型主要为经销商,销售产品主要为MEMS声学传感器,经销商信用政策基本为款到发货,直销客户信用政策为月结60天。前五大客户2021年度销售金额总计14,449.50万元,截至2022年5月10日,前五大客户期末应收账款已全部回款;

  (2)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结合公司与品牌客户通过ODM端直接进行项目合作以及直接与品牌客户进行合作的情况来看,公司的大客户开拓进展符合公司的预期;

  (3)公司目前在电子烟气体流量、压感、骨传导、高度计传感器等新产品及汽车、工控等新应用领域进行了客户开拓并取得一定进展。

  (1)访谈公司销售负责人与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主要销售模式及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等基本情况,了解公司“大客户”战略的具体拓展情况、新客户与新领域的具体客户拓展情况;

  (2)获取并查阅公司2021年销售明细表,统计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终端客户、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收入情况;

  (3)获取并查阅公司2021年及期后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往来账、明细账及银行流水,统计并核实主要客户期末应收账款情况、期末回款情况。

  (1)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类型主要为经销商,销售产品主要为MEMS声学传感器,经销商信用政策基本为款到发货,直销客户信用政策为月结60天。前五大客户2021年度销售金额总计14,449.50万元,截至2022年5月10日,前五大客户期末应收账款已全部回款;

  (2)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结合公司与品牌客户通过ODM端直接进行项目合作以及直接与品牌客户进行合作的情况来看,公司的大客户开拓进展符合公司的预期;

  (3)公司目前在电子烟气体流量、压感、骨传导、高度计传感器等新产品及汽车、工控等新应用领域进行了客户开拓并取得一定进展。

  年报显示,2021年度,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德斯倍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斯倍)收入8,437.60万元,同比增长76.49%。德斯倍产能提升,封装测试加工环节自制比例大幅增加,导致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增加,委外加工费持续减少。德斯倍为公司首发募投项目中“MEMS麦克风生产基地新建项目”的实施主体。请公司:(1)补充披露德斯倍目前的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是否还对外提供服务;(2)结合德斯倍成本、费用及与委外加工价格对比、2021年度公司封测环节自制比例,说明自制封测对公司成本的影响情况;(3)说明“MEMS麦克风生产基地新建项目”的后续投入安排,建设目标及预计达产时间。

  2021年度,由于项目产能还在逐渐爬坡过程中,且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德斯倍全年封装产能从年初的3千万颗/月逐渐提升至年底的4千万颗/月,实现封装产量3.16亿颗,产能利用率约为80%,全年测试产能达到7.2亿颗,实现测试产量5.59亿颗,产能利用率接近80%。

  (二)结合德斯倍成本、费用及与委外加工价格对比、2021年度公司封测环节自制比例,说明自制封测对公司成本的影响情况

  由于公司向封装厂采购的委外加工服务价格中包含封装厂商在提供服务成本上加成的毛利额,公司封装环节的自制单位成本低于委外加工服务价格,但价格差异率与国内从事MEMS业务的封装厂商华天科技、红光股份2021年综合毛利率24.61%和22.42%较为接近,因此委外加工剔除毛利额后的单位成本与公司自制的单位成本基本可比。

  近年来公司自主测试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自主成品测试比例接近80%,2020年和2021年自主测试比例已接近100%,委外测试的类型与数量均较少,与自主测试成本不具有可比性。

  公司对2021年度在德斯倍封装的产品自制成本与对应产品按照委外加工价格测算的成本进行了比较,若公司将自制封装环节全部委外加工,则会增加973.16万元的成本。

  公司对2021年度在德斯倍封装的产品自制成本及相关费用,与对应产品按照委外加工价格测算的成本进行了比较,若企业将封装环节全部委托加工,则会减少853.98万元的成本及相关费用。但鉴于目前德斯倍产能未完全利用,若产量扩大会降低相应的单位自制成本,以及出于产品质量和切入大客户订单的需求,公司采取自主封装测试能够加强自主生产品质管控能力和产品交付能力,满足下游品牌客户的需求。

  公司测试环节基本为自主完成,委外测试的类型与数量均较少,与自主测试成本不具有可比性,对公司成本的影响也较小。

  “MEMS麦克风生产基地新建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0,026.09万元,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德斯倍在租赁场地上和公司在自有土地上联合实施,项目计划建设期为3年,截至2021年末,已完成累计投入22,349.32万元,累计投入进度55.84%,主要实施主体为德斯倍在租赁场地上进行,未来本募投项目的主要投入计划为公司自建生产车间和德斯倍租赁场地同时展开,公司自建生产车间新增的产能将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品牌客户,预计2022年底完成生产车间的装修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2023年一季度投入生产,2024年实现产能完全达产。

  (1)访谈公司与德斯倍封测产线负责人,了解其产能、产量及对外提供服务情况,了解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入进度、建设目标、后续投入安排及预计达产时间;

  (1)德斯倍产能利用率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尚未完全释放,除为母公司提供服务外,还对外提供了加工服务;

  (2)公司委外封装的单位成本与公司自主封装的单位成本基本可比,考虑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费用后自主封装成本较高,但目前德斯倍产能未完全利用,且自主封装有利于提高自主生产管控能力;

  (3)公司测试环节基本为自主完成,委外测试的类型与数量均较少,与自主测试成本不具有可比性,对公司成本的影响也较小;

  (1)访谈公司与德斯倍封测产线负责人,了解其产能、产量及对外提供服务情况,了解公司前次募集资金投入进度、建设目标、后续投入安排及预计达产时间;

  (1)德斯倍产能利用率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尚未完全释放,除为母公司提供服务外,还对外提供了加工服务;

  (2)公司委外封装的单位成本与公司自主封装的单位成本基本可比,考虑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费用后自主封装成本较高,但目前德斯倍产能未完全利用,且自主封装有利于提高自主生产管控能力;

  (3)公司测试环节基本为自主完成,委外测试的类型与数量均较少,与自主测试成本不具有可比性,对公司成本的影响也较小;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7,023.86万元,同比增长43.81%,超过营业收入及成本增幅。公司近三年存货周转率为2.76、2.23、1.59,逐年下降。202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311.8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13.9%。请公司:(1)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在手订单、库存商品期后结转或销售情况,说明存货大幅增加、周转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2)分产品说明存货的库龄结构,并结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存货减值测试的方法,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一)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在手订单、库存商品期后结转或销售情况,说明存货大幅增加、周转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原材料主要为晶圆和封装材料。目前,公司的晶圆采购受晶圆供应商产能安排的影响,晶圆定制生产周期一般为90天左右。公司根据未来6个月销售量的预测和库存情况制定晶圆采购计划并提前下达采购订单。公司晶圆和封装材料的基本备货水平约为1-2个月。

  公司封装测试环节分为自制和委外,生产或委外周期约为1-2个月。公司的在产品大多处于成品封装和测试阶段,公司半成品分为晶圆测试后待封装的半成品和封装后待进行成品测试的半成品。公司半成品及在产品的基本备货水平约为2个月。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因此采取了库存生产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备货标准。根据2021年12月底客户向公司下达的未交货销售订单,并与2021年12月末公司产成品账面余额进行比较,订单覆盖率达到55.09%,订单覆盖率较高,产品销售持续稳定。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MEMS声学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期后销售结转率分别为57.90%、58.84%、98.35%。其中声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期后销售情况结转率较低主要系:(1)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个半导体行业普遍存在晶圆供应较为紧张的情况。公司为应对芯片缺货风险、保障供应链稳定,增加了晶圆采购并陆续投入生产,以保障产品的持续稳定供货,并在下游市场复苏时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使得期末产成品余额较高;(2)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期后销售增长低于预期。

  公司期末存货余额增加较多、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受两方面影响:(1)晶圆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情况,供应商产能紧张,晶圆备货周期延长。特别是受近两年疫情影响,存在供应链缺货风险,因此公司调整了备货周期,增加了晶圆采购,且增加的晶圆采购量已陆续投入生产,使得半成品、库存商品存货增加;(2)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芯片缺货的影响,导致部分消费类终端品牌出货量减少,在产业链传导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实际销售增速低于预期,使得期末存货余额增加。

  (二)分产品说明存货的库龄结构,并结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存货减值测试的方法,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报告期期末,公司库龄在一至两年的存货占比为3.90%,库龄在两年以上的存货占比为0.84%。公司库龄为一年以上的存货主要系原材料、半成品和库存商品。

  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按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成品以预计售价减去预计为实现对外销售需要发生的运输费、市场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后,若发现产成品存在跌价,需要进一步判断相应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在产品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原材料、半成品及在产品为专用的,则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若原材料和在产品为通用的,综合考虑相应的其他产成品未来销售预测以及可变现净值的方法,进行存货跌价的测算与计提。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市场价格减去至完工时预计将发生的成本、为实现对外销售需要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此外,仓库定期根据各类存货的储存期限统计临近储存期限的存货,质量部和研发部根据仓库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判定该项存货是否存在毁损、或不可使用的情况,并据此确定是将存货进行报废处理。若存在此种情况,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确定为零。

  2021年末公司库龄一年以内的存货金额占比为95.25%,整体存货库龄较短,主营业务毛利率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因此存货减值风险相对较低。

  报告期内,公司对于临近存储期的存货确认是否进行报废处理,及时处理快到期的库存,同时根据存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对存货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调整。公司已对期末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根据相应计提政策充分计提了跌价准备。

  (1)了解公司的备货政策、生产周期和销售周期,比较分析期末存货余额构成情况及变动情况,分析存货水平的合理性;

  (2)获取期后销售明细、销售订单明细及各类存货的出库明细,分析各类存货期后销售情况和结转情况;

  (3)了解与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4)了解公司存货减值的测试方法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检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依据和方法是否合理,复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转回或转销的金额是否正确,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1)报告期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增加、周转率下降主要系公司备货策略、行业供需格局及下游市场变化所致,具备合理性;

  (1)了解公司的备货政策、生产周期和销售周期,比较分析期末存货余额构成情况及变动情况,分析存货水平的合理性;

  (2)获取期后销售明细、销售订单明细及各类存货的出库明细,分析各类存货期后销售情况和结转情况;

  (3)了解与存货可变现净值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4)了解公司存货减值的测试方法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检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依据和方法是否合理,复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转回或转销的金额是否正确,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1)报告期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增加、周转率下降主要系公司备货策略、行业供需格局及下游市场变化所致,具备合理性;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预付款项为1,310.75万元,同比增加134.73%。请公司:(1)补充披露前五名预付款项的预付对象名称、预付金额、交易背景,并说明前五名预付对象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2)结合采购内容、行业供需格局、采购模式,说明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补充披露前五名预付款项的预付对象名称、预付金额、交易背景,并说明前五名预付对象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预付款项前五名主要系晶圆材料供应商。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在签署框架协议的前提下通过订单采购。

  2021年度华润上华8寸晶圆开发完成后性价比较高,出于性能和可靠性等因素考虑,公司将部分晶圆采购量转移至华润上华。叠加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中芯国际和华润上华2021年度的晶圆采购规模分别增长28.11%和69.00%。

  中芯国际预付款项增长幅度和采购规模变动幅度基本一致。华润上华预付款项增加355.05万元,除根据采购规模增加导致的预付额度增加外,华润上华2021年底提货速度放缓,应付账款小于2020年底应付账款,对抵应付账款后的预付款项余额较上期末增长较多。

  上海华虹为晶圆供应商,主要应用于公司新产品生产。2021年末市场需求增加,新产品产量处于爬坡阶段,为获取上海华虹产能以应对2022年度的市场需求,公司于2021年12月预付了2022年货款135.63万元,使得上海华虹期末预付款项余额金额较大。

  2021年以来,由于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芯片缺货的影响,导致部分消费类终端品牌出货量减少,在产业链传导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公司第四季度减少产品备货,原材料采购速度减慢,故期末应付账款余额减少。期末预付款项余额为对抵相应应付账款后的余额,因此较上期末增长较多。

  综上所述,公司2021年度预付款项增加,与公司的业务发展和行业供需格局变动一致,具有合理性。

  (3)了解公司对预付款项前五名对象的付款政策,分析公司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向公司管理层了解行业供需格局及其对预付款项的影响;

  (7)核查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出具的关于与公司预付前五名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的承诺函。

  (1)公司预付款项前五名对象预付金额均具有合理的交易背景,预付款项前五名对象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3)了解公司对预付款项前五名对象的付款政策,分析公司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向公司管理层了解行业供需格局及其对预付款项的影响;

  (7)核查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出具的关于与公司预付前五名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的承诺函。

  (1)公司预付款项前五名对象预付金额均具有合理的交易背景,预付款项前五名对象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年报显示,公司于2020年11月授予限制性股票。2020年、2021年销售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0元、124.39万元;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301.76万元、2,327.31万元;研发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0元、1,031.27万元。请公司:(1)结合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以及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等,补充说明股份支付相关费用的计算过程;(2)补充说明2020年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为0元的原因及合理性,2021年是否存在人员部门调整或费用归集方法调整的情形。

  (一)结合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以及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等,补充说明股份支付相关费用的计算过程

  根据公司2020年11月20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同意确定2020年11月20日为首次授予日,向符合授予条件的27名激励对象授予462,602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每股人民币24.16元。

  2021年11月22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议案》。根据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董事会认为: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规定的归属条件已经达成,本次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29,801股,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为26人。

  根据公司2021年11月5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同意确定2021年11月5日为预留授予日,向符合授予条件的7名激励对象授予11.5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每股人民币23.92元。


上一篇: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Kiwi Instruments

下一篇:业内人士预计 2024-2025 年将是晶圆代工高峰届时芯片产能恐将过剩